抛弃中小学教研的论调要不得

  近年来,网络里有一类来自一线教师的声音:取消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课题,让老师们一心用在教学上。我就一直在思考:中小学的教研该怎么做?

  第一,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是:布置、批改作业、网络下载教案、听完课就走人,再叫做其他的教学研究,不少人就有抵触心理,认为那都是与教师无关的事情。做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做好常规工作是必要的,但仅仅做了这些,就不能说是做了教研工作。教研的基本内涵至少是深入的专业思考并能自觉地记录自己的教育行动。因为评不上职称,或者因其他原因,把教师应当做的教研工作视为“罪孽”是不合适的。

  第二,笔者建议:

  1.备课、作业、听课,是教学常规,不能作为教研唯一内容。

  作业是要查,备课也要查,听课更要听,但我觉得还是要讲究一个轻重的问题,从教学实际效果看,作业大概看看就可以,比如,次数是否基本足够?教师批改是否及时?态度是否认真?这三个方面基本做到就可以了。这些最基本的常规不应当作为今天“教研”的主要内容。比如备课,即使是网络下载的资料,也应当有自己对教案有所思考,课堂教学中才会智慧火花,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

  2.听课是必要的,关键是评课。听课对授课教师是很好的历练机会,这就象家里来客人能检验主妇的烧菜水平一样,只有平时的家常菜做得好,来客人你才能做出一桌很好的酒席来。只有平时课上得好,你的公开课才能上出水平来,公开课完全可以看出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

  但是,很多学校在听课后都缺乏很好的评课环节,实际上,只有很好的评课才能达到解剖麻雀的目的,只有这个环节是让听课教师真正受益:有感性的课堂教学上升到理性的教学理论。很遗憾的是,评课看得越来越少了,有实质内容的评课更是少之又少。评课,深入评课,才是有研究的思考。

  3.教师在备课、上课基础上进行教学思考,并将思考形成文字,这就是中小学教师的教研,应当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做的基本工作。准确地说,是研究一些与教学、管理有关的课题、写一些经验总结式的、表达自己教育教学观点的论文。这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多余的,不能抛弃。

  小结:现在中小学校园里关于做课题、写论文有这样的论调:写那东西有啥用,中小学教师上好你的课就行了,搞什么论文、课题?那是专家的事情,不要让老师分心,老师只管专心抓教学。实际上,不评课、不思考、不写论文、不做课题,都用来批改作业了吗?都用来辅导学生了吗?实际不然。缺乏革命的理论,怎会有革命的运动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还是要有自己的思想,通过课题、论文等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尽管你教的学生是孩子,你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才会是“一桶水”,否则,你的水和学生一样多,不过是早知与后知的关系。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教师才是学生最敬佩的教师。

编辑:晨晨 关注他的微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