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正文

让世界见证中国霁红瓷器之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创新团队用青春解码千年霁红瓷传承

来源:全球教育报道网     作者:文茵     发布时间:2025-09-03     

  在数字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节点,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世界对中国瓷器的认知。近日,来自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霁红窑语”团队以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将沉睡于博物馆的霁红瓷器技艺推向国际视野——这支由跨专业职教学子组成的创新团队,正用科技赋能千年窑火,让凝结着华夏审美的“中国红”在全球舞台绽放新的生命力。

  深入调研,破解传承难题

  据悉,在项目初期,团队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文化探究。他们发现,尽管霁红瓷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但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低成品率成为了当下传承的主要障碍。团队负责人谢孟瑶,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2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这个生长于贾湖陶瓷世家的年轻人,带着对泥土与火焰的天然敏感,对机电创业基因的传承与渴望,带领团队多次深入江西景德镇,古窑遗址的断壁残垣——在龙窑遗址的青烟遗迹中,他们触摸到明朝嘉靖年间停烧的遗憾;在非遗工坊的釉料作坊里,他们通过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团队论证,一次次实验,用“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机电精神破解着“十窑九不成”的工艺密码。

  霁红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因釉色“如朝霞映日,似霁色初凝”得名,存世文物(如故宫博物院藏宣德霁红釉盘)更是宫廷文化的直接见证,河南作为陶瓷文明发源地(仰韶彩陶、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却在霁红技艺上长期缺位。填补这一空白不仅能完善河南陶瓷史脉络,更能通过“贾湖陶土+霁红釉”的结合,构建“新石器时代陶器→唐宋青瓷→明清颜色釉”的完整地域文化叙事链,增强中原文化的完整性。

  “千窑一宝”背后的高成本枷锁,原料与燃料的稀缺性推高成本,极低成品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优质霁红釉料需使用高纯度氧化铜(纯度99.9%以上),每吨成本超10万元;河南贾湖陶土虽含硅量高,但铁含量超标(>3%),直接用于霁红釉会导致釉色发黑,需额外投入资金进行陶土提纯,每吨处理成本增加2000元。传统烧制需使用松木柴(含油脂量高,能产生还原气氛),每窑消耗松木2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8元计算,单窑燃料成本1600元,而现代气窑虽成本低(约300元/窑),但难以复现传统釉色的“层次感”。团队联合科研团队,对漯河贾湖陶土进行定向改良。采用纳米级磁选技术去除过量铁元素,将杂质含量从3%降至0.5%;同时研发氧化铜复合替代材料,使用稀土氧化物与植物染料混合配方,使原料成本降低40%,且烧制稳定性提升30%,突破传统原料稀缺限制。电窑+气窑精准控制温度。

  针对传统美学与现代需求的割裂,器型与纹饰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90%的霁红产品仍局限于仿古造型(梅瓶、玉壶春瓶),纹饰多为传统龙纹、缠枝莲,与现代家居审美脱节;团队对外观设计衍生出生活系列产品,文创产品促进霁红产品走向大众。以“工艺+美学”解构深奥工艺,使“千窑一宝”从博物馆走入日常。技艺传承:从“活态保护”到“创新延续”

  经过市场分析发现,综合成品率从行业平均18%提升至30%+,单窑次良品量达60件,突破传统的20件上限,引领行业发展。

“霁红窑语”团队参观霁红展厅学习霁红历史

  科技助力,实现工艺突破

  团队成员们深入景德镇古窑址、博物馆及非遗工坊,与霁红瓷器传承人进行深度交流,系统学习霁红瓷器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在科技助力下,“霁光焕彩”团队在釉料配比和烧制工艺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他们利用精密的化学分析仪器,对釉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与景德镇资深工匠的合作,改进了传统的烧制工艺。团队开发了一套精准的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调整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曲线,从而大大提高了霁红瓷的成品率和色彩纯度。

团队与霁红瓷器传承人进行深度交流

团队向非遗师傅学习

团队与景德镇耕道堂交流学习

  现代设计,接轨市场需求

  一是色彩革命:突破传统视觉边界。在经典霁红基础上研发哑光釉、渐变釉、裂纹釉等变体,开发莫兰迪色系低饱和度釉色(如烟粉、陶土棕),适配北欧风、侘寂风等现代家居。同时,结合雕刻釉技术创造触感纹理,如模拟岩石肌理、织物褶皱的釉面,增强器皿的感官交互体验,实现釉面肌理再造。二是器型功能的重构设计。通过生活场景跨界开发,如内嵌传感器的霁红苔藓微景观,霁红手冲壶+可叠放咖啡杯,霁红釉手机充电底座+触控笔架等,还可以开发可拼接的霁红瓷建筑饰板等不同场景的模块化设计,满足客户个性需求。三是叙事体系的文化转译用霁红釉表现"窑变天成"理念,设计随机流釉效果的茶盘,每件皆为孤品在器物底部嵌入NFC芯片,扫描可观看烧制过程纪录片,实现"数字胎记"追溯。

  将窑火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连接传统智慧与当代需求的化学反应,在奢侈工艺品与日用设计之间架起可持续的价值通道,用霁红瓷器实现文化基因的再编译。

团队负责人谢孟瑶助力电商直播

  学校支持,助推项目发展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为“霁光焕彩”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学校不仅开放了校内的创新创业实验室,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还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为团队提供从技术指导到商业策划的全方位辅导。此外,学校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团队对接市场资源,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展望,深耕霁红文化

  “霁红窑语”创新团队用青春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将遗产封存在玻璃柜中,而是让它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迭代生长。展望未来,“霁光焕彩”团队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他们继续深入挖掘霁红瓷器的文化内涵,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更具互动性和教育性的展示形式,如虚拟博物馆和互动式学习平台。此外,团队正寻求与更多的国内外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霁红瓷器文化的全球传播,从而引领广大青年深入了解灿烂华夏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用职教智慧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供稿人:林静静,王静

头条新闻

  • 让世界见证中国霁红瓷器之美:河南机电

      在数字文明与传统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节点,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世界对中国瓷器的认知。近日,来自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霁红窑语”团队以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将沉睡于博物馆的霁红瓷器技艺推向国际视野——这支由跨专业职教学子组成的创新团队,正用科技赋能千年窑火,让凝结着华夏审美的“中国红”在全

  • 青春踏访三湘红土,镜头镌刻实事求是—

      8月2日至8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学生党员实践团深入湖南,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踏访乡村振兴一线,完成《实事求是》系列微党课的拍摄工作。实践团以“红色基因铸魂+乡村振兴实践”为主线,先后走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等八处红色圣地与十八洞村

  • 文智达教育重磅推荐! 2025智慧健

      自2023年起,作为“全国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的文智达教育,联合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单位,组建由行业专家、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构成的产教融合式编写团队,积极响应国家“一老一小”发展战略,依托自身在教材研发领域的深厚积淀,倾力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 进口奶粉新标杆!金领冠珍护菁蕴以全球

      在全球化时代,优质宝宝奶粉的标准早已不是简单拆分为进口奶粉或国产奶粉,而是能否融合全球资源与本土需求,实现全球品质与本土适配的有机统一。金领冠珍护菁蕴以“进口奶源+中国母乳研究”的创新模式,打造出既具备全球品质,又适配中国宝宝的奶粉范本,为父母提供了超越传统进口奶粉的新选择。  新西兰原装原罐进

  • 热烈庆祝想象力教育科技和创始人鲍剑文

    8月20日,2025第11届世界教育者大会上,想象力教育科技荣获“2025年度综合实力教育集团”奖项,创始人鲍剑文先生荣获“2025年度教育行业榜样人物”奖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鲍剑文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探索创新的崇高褒奖,也是对想象力教育科技始终秉持教育初心、以科技赋能教育所取得成果的极大肯

  • 高考成绩成港校通行证!26fall香

      蕞新数据显示,2025年香港八大院校本科录取中,通过高考成绩申请的学生占比达68%,远超国际课程(22%)及其他途径。这一数据不仅印证了高考申请通道的认可度,更预示其将成为26fall的主流趋势。  香港高校对内地高考体系的信任源于其“公平、高 效”的选拔机制,高考成绩已成为直申港校的“硬通货

  • 金矢留学对话布里斯托大学:英国前十,

      金矢留学:  Rita老师早上好,感谢您出席金矢留学答谢盛典,非常荣幸邀请您来到长沙。请先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及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Rita FAN:  大家好,我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国办公室的Rita。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简要介绍布里斯托大学。  布里斯托大学是英国罗素集团创始成员之一,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主创路演

      7月19日起,由广州奥飞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多个城市陆续举办首映礼和主创路演签名会等活动。主创团队与万千亲子家庭共赴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光之大陆”之约!作为国民动画IP《喜羊羊与灰太狼》20周年纪念之作,该影片以精良制作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