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到大区的命名规范,不禁让人想起五年前的一场风波——泸州医学院改名事件。

  今年 8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规定高等学校原则上不得冠以「中华」「国家」「国际」等代表中国及世界的字样,也不得冠以「华北」「华东」「东北」「西南」等大区及大区变体字样。

  细致到大区的命名规范,不禁让人想起五年前的一场风波——泸州医学院改名事件。

  2015 年 4 月 28 日,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曾以「四川医学院」为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旋即提出反对,近 900 名老「川医」校友给教育部长递上了公开联名信,要求撤销这一决定。

  理由很简单:在大多数民众的认知里,「川医」就是华西,如此改名不太厚道

  争议半年后,四川医科大学再次改名,变成了「西南医科大学」。

  这下,轮到第三军医大学附一的西南医院坐不住了。院长郭继卫直接发文《高校更名之争,毛病到底出现在哪里》,通篇潇洒两千多字,七问泸州医学院,认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邻家金字招牌也」

  紧接着,西南医院官方也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泸医改名,并称已通过三军医向国家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

  一年内两次更名,次次撞上枪口。泸州医学院改名事件始末,真可谓跑马圈地、尘土飞扬。

  改名之始,一场「资源博弈」

  事情要从最开始说起:泸州医学院为什么要改名?

  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大学」的办学规模下限比「学院」多 3000 人,且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仅从这两点,从泸州医学院的角度来讲,从「学院」改名为「大学」,是喜事一件,发展所趋。这不仅意味着可以就此扩大招生规模,也意味着四川省能下拨更多的资金支持教育事业。

  本质上,这是一场「资源博弈」。只不过这场博弈的背后,有更深厚的时代背景。

  泸医是四川省省属高校,担负着为基层输送医学人才的责任。

  千禧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泸医举目四望,四川省内除了一个直属卫生部的华西,二把手的位置长期空缺。

  而对于当时的四川省,自重庆直辖后,几个医疗大头相继离开,省内的医疗资源长期不均。四川省急需一所新的可以代表四川的医学院校,来均衡、提高本省的医疗教育水平。

  需求对上供应,将泸医升格为本科院校是比较顺应时势的做法。

  2013 年 3 月,泸医启动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工作,并将其列入学校「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

  两年后,新名落牌,泸州市委市政府为该校颁发总额为 1 亿人民币的「高端人才引进基金」,泸医发布公开招聘公告,招聘教学、教辅等工作人员共计 80 人。

图源:2015 年中国新闻网报道截图

  根据中国新闻网,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七章表示,四川医科大学对四川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他也希望借此,把学校打造成为四川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川滇黔渝结合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新老「川医」之争,风起云涌

  只不过,谁都知道,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

  即便是省内规划在前,但更名一事,并不是修改笔画就能定下江山。

  时间回到 2014 年,更名成为泸医一整年的工作重心。但是在正式的动作前,泸医需要先向四川大学「讨个名分」。

  根据南方都市报,4 月 21 日,泸医给四川大学的函件中称:「泸州医学院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拟将学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经核查该名称与贵校华西医学中心历史上所使用过的『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名称不重合,请贵校大力支持我校更名工作。」

  可是,站在川大的角度,这份信函却来得莫名奇妙。南方都市报报道,川大一位校领导语气强硬地表示:「如果觉得跟我们川大没任何关系,又何必发函来恳请同意呢?」

  于是,川大官方迅速发出拒绝回函,并专门抄送至四川省教育厅。

现四川大学(图源:图虫创意)

  但泸医的改名动作并未受到影响。

  尽管川大的回复函已经抄送至省教育厅,可次年 2 月,在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 2015 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里,泸医更名「四川医科大学」一项依旧赫然在列。

  教育部称,更名公示的 20 天内从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反映不同意见。

  根据之后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针对这次公示期间未提出意见的情况,川大一位负责人表示,当时正值寒假期间,校方未注意到相关公示,但是「我们更想知道的是,川大此前的反对为何失效?」

  2015 年 6 月 17 日,教育部派专人到川大听取意见。川大从多个角度提出质疑,其中一个质疑是泸医更名专家评审委员会中没有川大人。

  川大一位负责人表示:「一个四川的医学院升级,不请川大华西的医学权威担任评委是很少见的,毕竟华西代表的是西部乃至中国医学界的最高水平。」

  到这里,华西师生与四川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师生几乎剑拔弩张,「川医之争」从校内论坛闹到微博热搜,在网络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四川医科大学学生认为,「华西的行为就像夫妻离婚后,不准前妻再嫁人」,「四川医科大学,你的姓氏,我的名字,誓死捍卫川医大」,也有学生直接用诗歌为自己的母校呐喊:「你的存在是合法合理,你着装的是法律的外衣,是政府赋予你的存在」。

图源:15 年疑似原泸医学生微博截图

  在华西,抗议更名的情绪同样在上下传递交叠。华西的师生校友一边请求川大继续向教育部发起复议,一边以校友的名义向教育部、省教育厅申请公开泸医改名审议信息。

  谁也没想到,原本在当地扶持下,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居然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四川省教育厅同意川大的申请,公开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论证报告》。

  而这份报告,无异于一阵惊雷。

  通过比对,大家很快发现,泸医的更名过程中,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一项并未达到《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的门槛。另外,泸医三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管理类专业并不符合人数比例要求,管理学硕士授予点也只有一个。

图源:《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截图

  综合来看,其实泸州医学院并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标准。改名事件一下子变得有些暧昧。

  此时,报告在手,华西师生更是寸步不让。6 月 9 日,川大在提交给教育部的反对函中提出:「泸州医学院更名带来的混乱将直接损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直接动摇四川大学合校 15 年来的成果和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言下之意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这次改名通过了,那其他学校看样学样,会造成不好的办学风气。

  针对此,2015 年 7 月 28 日上午,华西举行新闻沟通会,称教育部已正式受理四川大学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行政复议申请。

  至此,新老「川医」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西南医院院长七问泸医,「更名」还是「盗名」?

  但泸医的改名并没有因此停止。

  在「川医之争」落幕后的第一个腊月,教育部又发函(教发函 [2015]144 号),同意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

  对此时的原泸医学生来说,改名已经逐渐成为一件损耗事件,有毕业学生开始在网路上抱怨:「找工作的时候是四川医科大学,要签合同了变成西南医科大学,不知道这个闹剧还要持续多久。」

  根据教育部后来的解释,此次变更为「西南医科大学」,并不意味着学校层次规格的提高,而只是一次「纯粹的更名」。希望该校利用其地域优势,发挥其办学特色,更多承担服务西南地区基层医疗事业的功能定位。

  2016 年 1 月 17 日,「西南医科大学」的招牌被悄然挂上泸医校园。与之前大刀阔斧、广为宣传不同,这次泸医的更名十分谨微低调。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川医之争」在前,泸医下一步的改名动作早就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图源:原 @华西川医 用户微博配图

  看着崭新的「西南医科大学」招牌,第三军医大学惊异地发现,原本是华西和泸医相争,结果自己居然躺着中了一枪。

  这要联系谈谈当年的时代背景。2004 年,中央军委发布《军队院校移交地方工作实施意见》,计划将 4 所军队院校移交地方。

  三军医地处西南,且其第一附属医院名称恰是西南医院。对于三军医来说,一旦移交地方,「西南医科大学」这个名号几乎是为其量身定制的。

  于是,一封致教育部部长、署名「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的信函洋洋洒洒一千多字,在网络上疯狂流传。

  部分信件原文摘录:六十六年来,「西南医院」为我国国防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名称在社会上和学术界赢得了公认的美誉。由于我国医学院校与其第一附属医院多有同名的传统,如协和医学院与协和医院、同济医学院与同济医院,这代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血肉相融、文化相承的亲密关系。如「西南医科大学」校名一旦出现,恐怕百姓们都将误把西南医院归为这所「西南医科大学」名下。不难想象,这将对普通公众造成许多现实的不便,无论是患者寻医问诊可能走错医院,或是学子高考报名因校名难辨而大费周章,都将给我校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尽管西南医院官方并未对此封信函作出回应,但是根据上游新闻,19 日凌晨起,已有不少专家、教授和医生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该信函内容,并明确表示,反对更名,原因与此前的四川大学一致。

  人多了饭少一口,车多了路不好走。更何况,在西南医院的角度,这还不算是公平竞争。

  2016 年 1 月 26 日,西南医院首次以官方名义发表声明,坚决反对泸州医学院此次更名,并称已通过第三军医大学向国家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

  次日,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提名的西南医院院长郭继卫,直接用西南医院官方微信发文《高校更名之争,毛病到底出在哪儿》,七问原泸州医学院,称其本质「不在于更名,而在于盗名也」。

图源:西南医院微信公众号

  更具有实锤价值的事情是,根据 1951 年的《西南医科大学教育工作总结》显示,西南军政委员会早在 1950 年曾有筹设西南医科大学之意。而在五十年代,三军医甚至短暂用过其名。

  这下问题变得明朗。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为了规范高校名称,避免引起社会公众混淆,普通高校更改学校名称一般不可以使用别的学校曾经使用过但现在没用的名称。若使用,须征得原使用学校同意。」

  原泸医此次更名显然不符合条件。

  巧的是,命运的造弄并没有就此将原泸医打的一蹶不振。就在这时,新的转机出现了。

  2017 年 6 月,军委宣布第三军医大学转隶陆军。29 日,国防部公布院校名称,第三军医大学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之后,其下属医院数目也相应增加。

  「西南医科大学」这个名字,最终安在了泸医的身上。

  风平浪静后

  到这里,泸医二次更名事件才算得以解决。但期间桩桩件件的争议,却把原本平静的一池江水搅得天翻地覆。

  教育部出来表示,确实存在少数高校盲目追求升格和更名大学,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弱化的问题,正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防止高校「升格、更名热」

  据新华社报道,针对原泸州医学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引发高校校名之争的事件,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完善学校名称使用的相关政策规定,防止引发高校校名冲突。

  这些内容很快被落实到文件上。

  2017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图源:教育部官网

  这件事之后,针对部分高校可能存在的「接轨不愿小步,只想快跑」问题,这份文件就好似一面死墙,使得江上的浪逐渐安静下来。

  而已经完成了更名的西南医科大学,每年能得到国家财政 3 亿多的补贴,在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上,相比之前都有了质的进步。

  回看现在四川省内的医学人才培养局面,除了华西以外,便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在四川省内的录取分数线,两所学校比肩,超越省控线 40~50 分。

  自 18 年后,西南医科大学的理科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更是连续两年超过成都中医药大学。

  更名,无疑为这所学校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倾斜,也带来了更加优秀的生源。

  但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目前看来,西南医科大学的生源质量和学校排名仍有提升空间。在 2019 年的全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西南医科大学全国排名 427,办学层次属于区域一流大学,而同为四川省医学类高校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排名远靠前,在 213 名,属中国高水平大学。

  如何扛起这块金字招牌?西南医科大学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证明自己。(内容审核:Leu.)

  题图来源:西南医科大学官网

  参考资料:

  [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函》(川府函〔2015〕246号)

  [2].《川大:教育部已受理泸州医学院更名的行政复议申请》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728/c1053-27374919.html

  [3].《泸州医学院更名遭四川大学反对 学生聚集抗议》

  http://education.news.cn/2015-06/27/c_127956574.htm

  [4].南方都市报:《川大称如果跟我们没关系 又何必发函恳请同意呢》、《四川大学回应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私利更为公义》

  [5].《高校更名之争 毛病到底出在哪儿?》

  [6].《关于维护「西南医院」和「西南临床医学院」相关权益的严正声明》

  [7].佚名. 军队院校移交地方工作实施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4, 000(027):5-9.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

  [9].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10].http://health.cnr.cn/jkgdxw/20150606/t20150606_518769245.shtml

  [11].西南医科大学官网

编辑:晨晨 关注他的微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