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生的人生悲剧更多的是来自身边那些"为他好"的人。

  咱们都知道现代社会是个重视人才的社会,一个有本事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吃得开,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才呢?尽管许多人对人才的定义都不一样,但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清华北大的学生肯定是人中龙凤。

  不过,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个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还取得了博士学历,却偏偏在毕业之后怀才不遇十几年,穷困潦倒了半辈子,他就是北大医学博士张进生。最让人难受的是,张进生的人生悲剧更多的是来自身边那些"为他好"的人。

  张进生来自湖南常德,他的名字是他爷爷给他起的,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够有一番大作为。而小时候的张进生自然不负众望,顺利考进了常德县的第一中学,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湖南医科大学。

  一开始张进生想填报的是土木工程志愿,因为他想投身国家基建事业,但架不住周围人的打着为他好的名义轮番劝导,最后学了医学。网络上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调侃句子:"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学医对个人能力要求其实是很高的,那为啥大家都还要劝他学医?

  在村里人看来,当医生可以坐办公室,工作环境好,条件待遇又高,而且非常稳定,最重要的是万一乡里乡亲有个头疼脑热或者得了什么大病,不就有了现成的"关系"吗?问题来了,张进生本人其实非常晕血,而医生这个职业又难免接触到大量的血液。

  说起来这种别人觉得是在"为你好"所以强行更改你的志愿的人还真不少,今年高考不就有个湖南的留守少女钟芳蓉考上北大想报考考古专业后,一堆人来劝她不要学,让她学金融吗?

  农村人哪晓得那么多,又或者是知道了但并不在意,就跟很多小孩子说自己心理压力大但大人只会觉得孩子在耍赖一样,乡亲们普遍觉得晕血这种小毛病轻松就能克服,张进生说自己晕血,反而还引来周围人的嘲笑,觉得他胆小懦弱不懂事。

  经过几次三番的挣扎之后,张进生最终还是读了医学专业。

  虽说张进生选的医学专业非他自己所喜,但毕竟从小努力惯了,张进生又重新昂扬起来了斗志,一秒都没浪费自己的大学时间。不是有句话叫做"干一行爱一行"吗?张进生觉得,反正学都学了,那就一定要学好,学出门路来。

  当时国内条件还比较简陋,临床课并不算多,因此在学校里接触真血的机会也比较少,张进生倒一时没发现这个晕血症对医学生而言到底有多麻烦,他还以为自己的晕血症好得差不多了。那张进生有没有成功克服晕血这个毛病呢?并没有。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张进生终于意识到晕血这个毛病根本不会凭空消失,经常接触病人伤口让他总是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并且还会整晚都辗转反侧。他也想过正面解决这个问题,强迫自己面对鲜血,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无奈之下,张进生选择拿起了书本和笔杆继续学习,并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后来这个学校也就和北大合并,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

  不得不说张进生读书还是很厉害的,他一路往上读,研究生毕业了继续读博,北大的医学博士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张进生会一直读完博士,然后留在学校的研究所,或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到时候就算晕血,也再也影响不到他的正常生活。

  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1998年的时候,因为各方面的压力张进生患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精神上出现了很大的刺激。遂跟学校办理了休学。

  他姐姐对外宣称,当时张进生本有机会去英国留学,但家里拿不出钱,导致了张进生错失了进一步追求学术研究的机会,这才使得他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学校规定休学期限是半年,可张进生一年之后都没有重新返校,这就导致了学校直接安排张进生退学。

  退学之后的张进生,从事过很多工作。只会读书的他,在学校外面发现几乎没有一项工作他能胜任。就算新回到医院,也因为晕血等原因呆不长久。四处碰壁的张进生,在家待业期间丧失了斗志,靠姐姐接济度日,成了专业"啃老族",还申请成为了一名低保户。

  张进生的这一生令人可惜又无奈,如果按照他原本的想法,选择土木工程,现在是不是我们国家就会多出一位杰出的工程师了?张进生的故事再一次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如果你真的关心一个人,就不要再以自己的想法去强掰别人的人生。

编辑:晨晨 关注他的微博

相关文章